自從棚改貨幣安置的政策出臺以來,被拆遷人得到賠償的比例越來越高,許多家庭就等著拆遷,盼著拆遷,經常聽人說,拆遷一戶人,造福后半生,大家也都很認同這種說法。我國的土地性質,分為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兩種。其也分別對應著,兩種拆遷補償標準。
一、國有土地上棚戶區改造補償標準
(1)貨幣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周邊類似房屋的市場價格,補償具體包括: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4、獎勵和補助。
(2)產權置換不得低于1:1.33,即拆除一平米至少應補償1.33平米。值得注意的是,棚戶區改造應當優先考慮原地回遷。
二、集體土地上棚戶區改造補償標準
如果征收的區域屬于集體土地,補償最低不低于重置成新價。
(1)貨幣補償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補償標準,即可參照周邊類似房屋的市場價格進行補償。
(2)產權置換考慮公攤面積問題很多地區能達到1:1.33的比例,即拆除一平米補償1.33平米。
棚戶區改造的實際操作中,由于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各地政府制定的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棚改程序的不規范甚至是違法現象仍然普遍存在。被征收人需要清楚,房屋質量差、周邊環境惡劣并不是征遷部門給予低補償的理由,依據土地性質、房屋的實際情況要求合理的補償,這是您的合法權利。
棚戶區改造的補償標準要分二種類型的土地來區分;其一,就是集體土地上的棚戶區,方式有二種;1、貨幣補償按理說,有些位于城市周邊的集體用地不屬于農村。但是要以農村的賠償標準給予被拆遷人補償的話,許多被拆遷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5號),棚戶區改造分為城市棚戶區改造、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國有墾區危房改造四類。由此,棚戶區改造系在國有土地上開展與進
一般來說,我們所說的棚戶區改造基本上都是國有土地上面的房子,因此,改造的補償方案均是按照國有土地上的補償標準來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
棚戶區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補償標準:《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17條規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 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