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章建筑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強制性規定建造的房屋。一般認為在農村很多亂搭亂蓋的建筑就是違章建筑,但是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可是有人就覺得好歹花錢建的樓應該拆了沒補償。那么違章建筑能否獲得補償?
一、違章建筑的認定和處理
(一)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對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二)根據城鄉規劃法的相關規定,違章建筑是指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規定,進行建設所建造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附著物。違章建筑可以分為程序違建和實質違建兩種:
1.程序違建,是指建筑物的建造總體上沒有違反城市城鎮規劃。但建造者沒有依照一定的程序申請房屋建造許可。
2.實質違建,是指建筑物違反了城市城鎮規劃,無法通過程序補正使其成為合法的建筑,從法律文意理解,根據《城鄉規劃法》第64條規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設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5%以上10%以下的罰款,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并處建設工程造價10%以下的罰款。由此可見,行政機關在處理違章建筑時,應慎重加以區分。
違章建筑認定和處理,只有先行通過行政機關進行認定和處理,并說明所引用的的法律規范具體內容和依據,還應包括違章建筑的具體地址、準確的面積等詳細數據。人民法院僅能對其進行監督,而不能取代行政機關對違章建筑進行認定和處理。
另外,違章建筑不能適用《物權法》第30條規定,因事實行為成就取得所有權,有觀點認為事實行為是否成就,主要是事實判斷問題,而建筑物是否違法,主要是價值判斷問題,二者性質不同,判斷標準各異,違章建筑雖然違反公法性規范,但建造人仍能自建造行為完成之時取得所有權,不過,因為建造人未經批準即擅自建造,相關行政機關可依據相關法定規范,對違章建筑作出拆除乃至沒收的決定,從而使建造人失去所有權,此為物權受到公法限制必然結果,但這并不意味著違章建筑從一開始就沒有所有權,在被拆除或者沒收之前,建筑物的所有權人應獲得法律的保護,即可作為交易的客體,也可成為侵權法保護的對象。
盡管持該觀點者將建造人在建造建筑物時,必須取得相應地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或者宅基地使用)為前提,這種觀點值得商榷。首先,違章建筑人如依建造而取得所有權,且并非以審批為生效要件,意味著根據《城市規劃法》第64條規定,予以限期拆除或者沒收于法無據,乃至構成對于所有權人的侵害,與立法精神相悖;其次,從物權法第30條字面意思理解:意味著排除違章建筑的適用,最后對于違章建筑適用物權法占有保護制度予以物權保護,則更為妥當。
在我國,違章建筑不僅包括通過非法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基礎上建造的建筑物和其他構造物,也包括建筑和其他構造物全部或者部分不符合規劃的要求。違章建筑由來已久,要根據違章建筑的建造時期、歷史背景等綜合判斷和加以區分。對違章建筑一概不予保護,不利于定紛止爭,不利于維護正常的財產保護秩序。違章建筑本身體現了一種利益,是個人動產和勞務結合在一起,雖然沒有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但對于公民所享有的財產以外的利益,在法律上也應受到保護。
另外某個建筑物或構筑物是否為違章建筑,需要由有關行政機關依據法定程序認定處理,任何人不能替代有關國家機關作出判斷,即使已經有國家機關認定為違章建筑,在沒有經過法定程序作出拆除決定之前,任何人不能隨意拆除或者破壞他人的違章建筑,在某些情況下,違章建筑人可以依據現有法律規定,通過補辦手續的方法,從而取得合法的權利。
二、違章建筑的賠償問題
(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須加強城鄉規劃管理。一方面,建設單位或個人進行建設活動,均應依照城鄉規劃法律、法規而行。在全民守法的時代背景下,進行違章建筑的單位或個人理應積極消除違法狀態,而非漠然處之,不應對有權機關作出的行政命令置若罔聞,也不尋求專業的律師提供法律幫助,最后受侵害的終歸是自己。另一方面,有權機關查處違章建筑,恢復城鄉規劃秩序,亦應依法進行,遵循《城鄉規劃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這兩個方面都將影響著行政機關是否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二)違章建筑不屬于合法財產權益,行政機關對違章建筑的拆除自然不產生行政賠償。建筑材料系當事人的合法財產,但若當事人因不易拆除、價值不大、拆除成本較高等原因而明示或暗示放棄,則不產生行政賠償。若當事人未放棄建筑材料的所有權,則應委托專業的律師幫助。
若因行政機關違反法定程序及采取不正當的手段及方式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導致建筑材料受到明顯不合理、過度毀損的,或者造成其他機器設備等可移動財產損失的,那么行政機關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020年新土地法實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以來國家都是審慎穩妥地在推進。舊版的《土地管理法》在1986年制定完成,期間共經歷過三次修改(1988年、1998年和2004年),很多農民對于新土地管理法
第二十五條 征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第十一條:“被征收房屋價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在正常交易情況下,由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評估時點自愿進行交易的金額
經濟適用房拆遷補償標準是(1)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2)房屋拆遷補償差價=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