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劉春墓地主墓M1正面照。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重慶2月4日電 (記者 鐘旖)記者4日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明代巴縣望族劉氏代表性人物——劉春墓地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要收獲。
劉春是重慶歷史名人。他于明憲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舉鄉試第一中解元,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進士及第,中榜眼。劉春進士及第后入翰林院為官,授為翰林院編修。劉春夫妻均獲皇帝諭祭,由工部治葬事,禮部諭祭。作為明代中期的品官墓葬,劉春墓是重慶明代品官墓葬制度研究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闡釋明代重慶巴渝故事新增了考古學實物成果,豐富了重慶文脈。
圖為考古人員開展相關工作。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劉春墓地位于重慶市巴南區南泉街道,可惜的是,墓地在20世紀遭受擾亂,墓葬及神道石像生多被原地破壞,或散落于地表,或就地埋藏于地下。
2020年,由于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對劉春墓地進行原址保護需要,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其開展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現存墓地布局重要區域的考古發掘清理。經考古工作確認,劉春墓地布局由東南向西北,依次為主墓(劉春夫妻合葬墓)、袝葬墓(子劉大年夫妻合葬墓)、神道及石像生、享殿、望柱、明塘等。
據介紹,劉春墓地的主墓、袝葬墓平行并排。其中,主墓長5.3米,寬4.7米,墓室雙室,又分前后室,墓室裝飾見后室后壁的仿木牌樓、椅座屏風、雙侍者等內容。袝葬墓則位于主墓北側,兩墓裝飾內容相若,墓葬、圖幅規格尺寸上略小于后者。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相關負責人稱,劉春墓地依山就勢,背山面水,是明代風水堪輿思想在重慶平行嶺谷地貌實施的典范,也是現代山地文化景觀的重要實例。劉春墓地內部重要要素齊備,地理大環境完整、時代明確,墓主劉春生平歷史清晰,是西南地區代表性的明代品官墓葬實物考古資料。
圖為劉春墓地袝葬墓M2正面照。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記者了解到,巴縣劉氏在明代共出進士11位,這一方面與重慶地區文教事業在明代得到極大發展相關,另一方面進士家族及形成的家學淵源對于地方文化發展、引領社會向學風氣等方面也產生推動作用。為旌表劉氏歷世顯宦,重慶城內曾有榜眼坊、兄弟解元坊、舉人坊、天寵榮街坊、都憲坊、功靖西南坊、閣學坊、內侍清臣坊等,只是這些牌坊如今都已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中。
3578
文章
0
視頻
0
語音
613
問答
根據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
對于房屋評估相關事宜,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已經做了明確規定: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對評估確定的被征收房屋價值有
根據法律規定,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按照以下這六個程序步驟進行征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
沒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一)永久基本農田; (二)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征收前款規定以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